管理平台入口
返回首页
文物志 视 频
电子书
返回目录 >>
【第一章 第四节 (近现代建筑)】
时间:2013-08-12 02:42:38

第四节 近现代建筑

1. 佘山天主教堂

位于松江区西佘山之颠。清代同治十年(1871年)耶稣会会长法国人谷振声募集资金而建,十二年(1873年)落成。堂内供有圣母像,相传圣母像是由一位姓陆的中国神父,亲自到法国巴黎圣母院临摹并带回上海。19世纪末又在半山腰新建教堂,称为“中山教堂”。同时在堂对面的山坳间建有“圣母亭”、“圣心亭”、“若瑟亭”,称“三圣亭”。在中山教堂通往山顶的山坡上,建有14处苦路像。民国十四年(1925年)拆除山顶的小堂重建大堂。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1月完工,大堂就是现在的佘山天主教堂。工程设计为葡萄牙神父叶肇昌(Dinie)。大堂分为两层,堂内拱顶高19米大堂屋脊高约22米,总高38米。大堂结构以石为主,屋盖为钢筋混凝土拱顶。

教堂平面呈拉丁十字形巴雪利卡式,正面朝西,南、西、北均有大门进入大堂,正门设在西南面,进入门厅直通大堂,堂东西长56米,南北宽25米。西向正祭坛用镶金嵌碧的大理石雕成,座堂用花磁砖铺地,祭坛与座堂用低矮的汉白玉石栏杆分隔。柱子上端与墙面石上,雕刻有精美的花卉、天使、牛、羊、狮、鸟类等图案,互不对称,表现了17世纪巴洛克式灵活自由的设计理念。东首翼部楼下为圣衣间,楼上为主教卧室。

外墙下部以金山石砌筑,石柱用金山石或斩假石,结构坚固,教堂外墙以红砖砌筑,部分屋顶为碧绿琉璃瓦。教堂四周是镶嵌着彩色圣像的玻璃窗,窗堂都为尖拱形,檐部的处理用半圆弧。其南侧有方形塔楼1座,上部设有16柱橄榄形穹顶的楼亭,亭顶原有1尊圣母玛利亚高举圣婴的铜像,高4.8米,重1200公斤。

佘山天主堂基本上采用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罗马风格的建筑形式,又兼容了17世纪以后的欧洲建筑艺术风格,是举世著名的教堂建筑之一,又是现存最华丽的一座耶稣会天主教堂。每年5月份,佘山天主教堂成为教友包括港、澳、台同胞以及国际友人中的天主教友朝圣之地。

1989年7月,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2. 邱家湾天主堂

位于松江区邱家湾,今少科站内。清代同治年间(1862~1874年)重建。砖木结构,面阔三间,坐北朝南,进深七间。建筑,门面装修为中国传统的磨砖对缝工艺,图案则为西洋式。屋面用筒瓦,屋顶的形状为西洋式尖顶。堂的内部主体装修均为西式,采用仿中世纪的垂式柱,梁柱上绘有彩漆图案。

邱家湾天主堂为松江最早的天主教堂。明代崇祯年间(1628~1644年),徐光启孙女(自幼入天主教,圣名甘达弟)嫁于许缵曾之子、天主教徒许远度,至崇祯十年(1637年)寡居,乃于邱家湾独资建造天主堂,献地百亩为圣堂公产。清代同治十一年(1872年),按哥特式十字形建筑扩建,并融入中国传统工艺。同治十三年(1874年)竣工,适逢同治帝大婚,教堂举行大礼弥撒,为同治皇帝祈祷合唱诵歌。

清代光绪十二年(1886年)科试期间,松江府属各县考生会集府城,因细故与教堂人员发生争执和斗殴。教堂被考生纵火,焚去大半。次年重修。该堂是松江天主教的本堂。清末太平军进军上海时,忠王李秀成曾设行辕。清军攻陷松江城后,被洋枪队队长华尔据为寓所。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购进贴邻沈姓花园。

“文化大革命”期间,为松江县教师进修学校占用,外表破旧,内部渗水。1993年1月,天主堂开始维修,同年6月竣工,6月18日,修葺一新的天主堂以“耶稣圣心堂”之名复堂并恢复宗教活动。

1985年7月,公布为松江县文物保护单位。

3. 韩三房

位于松江区中山中路844号(秀野桥东)。建筑主要分前庭厢房和主楼两大部分。前庭厢房于1913年动工,1915年完工。主楼于1922年初动工,1925年初步建成,屋顶上高高兀立、如古代将士头盔似的凉亭是1929年加建的。此建筑为松江韩子谷住宅。韩在弟兄中排行第三,故松江人称此房为“韩三房”。

作为韩宅主体建筑的西式三层楼,颇具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巴洛克式建筑遗风。主楼总平面呈凸形,南部为平形,北部为一凸出的平圆形门廊,门廊之上为阳台。南部每层楼排有6根圆柱,底楼柱子从上到下凿有等样凹槽,柱子顶端有圈花浮雕,为典型的仿古希腊时期的科林斯特柱式。楼的窗罩为三角形山花。这种山花可溯源到古希腊雅典的帕提农神庙的屋顶形式,而作为建筑窗罩的山花,则始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巴洛克风格。北部半圆形门廊的廊柱亦为科林斯特柱式。在楼顶偏东有一穹窿顶凉亭,颇似18世纪30年代法国洛可可式神亭。整幢大楼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走廊的栏杆用铁条和小铁棍构成各种各样的几何图案,实属别致。楼顶则是水泥花栏杆。

韩三房主楼造型端庄华贵,科林斯特柱式显示出沉稳而雄伟的气度,而山花形窗罩修饰与楼顶凉亭,又显得清新而华丽。整体的不对称,体现了巴洛克风格的可变性。远观韩三房,极富异国风味,而登上屋顶宽敞舒坦的凉台,则可俯瞰松江城西部景色。

楼之南有一座传统式厅堂,楼与厅之间大树参天。楼之北为占地8580平方米的韩宅后花园。

韩宅在当时与邻近之传统住宅相比,堪称匠心独具,别出心裁,亦可以说是开松江民居西化之先河。因而,在松江建筑史上,韩三房占有重要的一页。

1993年10月,公布为松江县文物保护单位。

4. 钱家花园

位于松江区东门东外街马弄口西,今东门部队内。院宅始建于明代,为太守孙衍别墅,内有“白鸥池”著称。孙衍先后任深州(河北)、信阳(河南)、沔州(陕西)知州,延平府(福建)知府,勤廉为民,有政绩。入清,易手翰林院待诏高不骞,植树凿池,称高家园。清代末,园荒芜。金山钱圩人钱子馨购得后筑屋葺园,焕然一新,更名复园,俗称钱家花园。民国前期,此宅豪华气派为松江之最,据传秀野桥韩三房即是韩氏与钱氏赌气争胜而建。

复园布局前宅(南)后园,占地10亩(6600平方米)。宅楼为中西合壁,面阔七间,豪华轩朗。大厅匾额书“谢华启秀之堂”,悬六角明灯,器具均为红木镶大理石。仿船屋用作西式大餐间。园门为竹丝墙门,门内亭台楼阁,花木扶疏,林峦起伏。园中有桂花亭,亭周古桂环列,郁香袭人。亭旁有古松,斑驳苍劲,高可数丈。园内假山参差,山有洞,洞可容席,洞旁水池凌架三曲石桥,洞门横额“最难风雨故人来”。至解放前,主人早逝,宅院渐趋破败。解放后为驻军营房,历经拆改葺修,原貌不再。

钱家花园现存宅三进,均为二层楼房,七开间,为松江现存旧民居中门面最阔者。前楼临东外街,面南,楼较小且旧。第二进为全宅精华,正厅所在。洋楼式样,砖木结构,水泥粉面欧式图案。楼下七间有走廊相连,当中三间为敞开式,立罗马式列柱和假柱各两根,两边各二间砌成宽拱顶,成敞开门洞。廊内东西两边还另设砖雕小门洞,门楣上各有砖雕隶书二字额,精巧雅致,现已剥蚀不清。楼上中间三间有廊,铸铁图案栏杆。两边四间窗上方作宽拱装饰,与楼下一致。屋顶中三间为脊顶小瓦人字坡,山墙出挑观音兜。两旁四间为水泥平顶露台。第三进北楼改动较大,如今状似教室,上下有通廊,砖砌廊柱。楼廊安装传统套方纹式木栏杆。以上三进二庭心(天井)占地面积1288平方米。

现存花园在庭院西北,方形,418平方米。园内尚存原来栽植的枇杷、桂花、女贞等古木,其余为新植树木。园中的假山也由旧湖石重新堆砌而成。花园布局虽经变动而面目全非,但古幽之气犹存一息。

5. 西式走马楼

位于松江区中山西路110号。宅主孟氏,建于民国。现为部队用房。

此宅建筑风格独特,是松江较有特色的民国建筑之一,以中国传统江南走马楼为格局,以洋式屋宇出现。宅面南,临街为中式厅,较简,现装修为饭店。厅后为四合式走马楼,占地面积共约1000平方米,天井在中央,颇大。砖木混水泥钢筋结构,小瓦人字坡屋顶,三开间加两边廊。前楼二层,基本为传统式样。后楼三层,顶层传统式样,南面缩进约3公尺,空出露台。下两层均有廊,旁边两间作半六角亭状凸出。后楼正中,开气势轩敞的大拱圈水泥门框,里边均有一长排民国式玻璃花格落地门扇。主楼第一、二层饰面和立柱用钢筋水泥材料,作西洋线条图案装饰。天井东西各有连接前后楼的楼廊,开间三大二小,中间也与主楼两侧呼应,作半六角亭突出,敞开式,有围栏。

6. 陈氏花园宅

位于松江区中山中路670号,西林塔西邻,面南,三开间。现被隔成两部分,前部为民国式楼宅,后半部以花园为主,兼有房舍,从西塔弄4号进出,现为部队使用。

前宅最南为二层楼,过前楼是天井,天井为侧砖地坪,中央尚存较完整的和合如意纹花式铺地,再北是洋式仪门,石柱,拱顶,边脚装饰以西洋花纹。过仪门、天井为主宅楼。小瓦顶,山墙出观音兜。楼上有廊,栏杆为铸铁卷花纹,廊与房间之间以落地花格玻璃门相隔。楼下中间亦是长隔扇门,两旁为长窗,室内有石膏堆雕天花,厅后中央接穿廊,亦洋式,与后墙之仪门相通。宅楼南面两侧各建西式平顶厢房,平顶旁装水泥栏,与主楼走廊相通,兼作露台用。

后半部原有仪门、二层走马楼,后被日军飞机炸毁,仅剩精美的马赛克铺地屋基。走马楼北为花园,随地形而设,较前宅开阔。现存中式厢房、围廊、六角亭、四方亭。最北有三层方形水泥洋楼,顶上又是三层四方凉亭,凉亭圆球形顶上原有金鸡铁制风向标,与东面西林塔相呼应,曾为松江一景,现已破败成危房。旧园变动不太大,树木葱茏,风格依旧,只是残破而已。

陈家花园亦是松江民国建筑中风格独特的庭院之一,保存较完整,面积也较大,南北进深达90米,占地1600平方米。后花园基本按传统风格所建,古色古香。

7. 乐恩堂

原位于松江区中心医院东侧。1999年因辟建西林路迁往永丰路建材市场西,改名“永恩堂”。

乐恩堂为基督教(亦称耶稣教)教堂。清代末,基督教由美籍牧师步惠廉传入松江,民国八年(1919年)在城内杨家桥南堍建天恩堂(日寇侵华时被炸毁)。民国六年五月(1917年)乐恩堂始建俱乐部于城西寺基弄南首,1926年又在此建造教堂“乐恩堂”及钢筋混凝土四层钟楼。教堂可容700~800人,画家张善孖(张大千之兄)绘圣经画两幅悬于堂内。乐恩堂在当时规模较大,是松江基督教活动的中心。抗战胜利后,设松江教区于此。

“文化大革命”中,1968年12月,乐恩堂的四层钟楼在武斗中被烧毁,后因拓宽道路,拆除了残存的钟楼和教堂。1984年,马路对面中心医院东邻的乐恩堂建筑之一,原“步公纪念厅”(纪念步惠廉牧师)归还教会,经整修后作为基督教堂开放,直至拓辟西林路拆迁。拆迁后,在平整土地绿化环境时,出土民国十五年(1926年)建造乐恩堂的碑记,遂移于新址。

8. 救火会

位于松江区莫家弄底太平路17号。清代宣统二年(1910年),松江始有民间组织的救火会。1917年7月,商界组织了松江救火联合会。1935年,全镇工商企业分地段捐款,添置消防器材,发动组织义务消防队。在莫家弄底太平路建造了救火联合会新厦,并定于每年农历五月二十日“祭水龙”,集合全镇各区义务救火队联合进行救火演习。救火联合会下有全镇4个救火会,备有拖拉式消防车16辆。为繁荣松江工商经济,保障百姓安宁作出过很大贡献。

救火联合会,占地约1000平方米。主楼为西式砖木水泥结构,五开间高二层,瓦顶。水泥粉壁,门窗顶端全部为罗马栱,饰以简单罗马纹样,建筑高大稳固。现保存较完好,住居民。大楼北为庭园,西墙尚存残破的古典小瓦翘角四方门亭。院东北角有完好的古方亭和民国水泥四棱纪念塔,阳塑篆文:陈水弟、池木生纪念塔。塔座嵌小楷碑,纪念在一次大火中挑水夫英勇救火、为民献身的事迹。园内还有湖石立峰与叠山多处,蕉荫蔽日,藤蔓密布,据传原址为莫家花园。


国家文物局 | 上海市文广局 | 松江档案局 | 松江区文化馆 | 松江区图书馆
备案号:沪ICP备14011403号
版权所有:上海市松江博物馆 地址:上海市松江中山东路233号 电话:021—57832250 电子邮件:songjiangmuseum@163.com 邮编:2016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