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平台入口
返回首页
文物志 视 频
电子书
返回目录 >>
【第一章 第二节 (一官署宗教建筑)】
时间:2013-08-12 02:34:02

第二节 古建筑

一. 官署、宗教建筑

1. 松江唐经幢

位于松江区中山东路中山小学内,此处原是宋代华亭县石幢巷,南宋绍熙《云间志》云:“石幢巷,在县西南一百五十步。”。始建于唐大中十三年(859年)。旧志关于此经幢的记载甚简,明崇祯《松江府志》:“相传地有涌泉,云是海眼,大中十三年立幢镇之。”以后府志、县志之记载相似,并引宋人许尚《华亭百咏》之《石幢》一首:“屹立应千载,传因海眼成。蓬莱水三浅,曾不见欹倾。”此幢八角柱形之幢身上镌刻经文,经文后有题记,但未述及海眼事。所记捐款造幢之信佛人,有乐安处士蒋复为追思亡母养育之恩及祈祷已故二弟早升天界;吴兴处士沈直轸为超度已故父母。幢身下段刻一百五十余舍钱舍物者姓氏,多为妇女,平时节衣缩食,献出金钱、衣饰。此举得到录事参军李嵩、知县李藻以及主簿等官吏赞同。佛教有日诵陀罗尼经可消灾造福、超度亡魂之说,后人将经文刻于石上,以代念诵。经幢多建于佛寺内,此幢则立于通衢,据题记称:是信佛者集款所造,祈求消灾造福。

松江唐经幢是上海地面上最古老的文物,在全国的唐代经幢中属最完整和高大的一座,总高9.3米,现存21级,树立在八角形以侧砖砌成带坡状的地面上。各级分别以托座、束腰、圆柱、华盖、腰檐等形式叠成姿态优美的经幢,每节大部分作八角形。自下而上,第一级为海水纹座,刻波涛卷浪。第二级为圆形盘龙束腰,刻群龙穿凿于洞窟,因严重风化,有部分残缺。第三级为莲瓣卷云台座,分上下斜面和中间侧面,刻卷云、佛山及殿宇、单瓣仰莲。第四级为蹲狮浮雕,八面束腰每面一狮,前足挺立,突胸,面部皆残缺。第五级为唐草纹仰莲座,上斜面阴刻花草缠枝牡丹,下斜面刻莲瓣。第六级为菩萨浮雕束腰,八面每面镌如意头式壸门,门内有半结跏趺坐或全结跏趺坐的菩萨雕像。第七级为叠涩,无雕刻。第八级为勾阑幢座,每角立望柱,两柱间镌勾片纹的石阑板。第九级为幢身下段,直径76厘米,高46厘米,刻捐助钱物人姓氏。第十级为幢身,上段直径76厘米,高177厘米,镌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文并序,第八面有题记6行。第十一级为狮首华盖,八角每角上有狮首,口含璎珞。第十二级为联珠,双半球,刻莲花和如意纹。第十三级为卷云纹托座,仰盘式,镌卷云。第十四级为四天王浮雕,东南西北四面各刻横眉怒目的天王像。第十五级为八角腰檐,翼角翘起,角端雕如意纹。第十六级为蟠龙圆柱。第十七级为仰莲托座,刻莲瓣盛开状。第十八级为底座,上下叠合。第十九级为“礼佛图”浮雕,刻佛像、菩萨、供养人等十六尊。第二十级为八角攒尖盖,分上下两层,均有翘角。第二十一级为棱形平盖,素面,无雕刻。

60年初,此幢在通波塘畔的中山小学的操场中,仅可见到幢身及以上十级屹立于土墩上,幢为石灰石所制,饱受风雨侵蚀,多龟裂断残,倾斜亦严重,最大偏距为23.93厘米,土墩内情况不明。

1962年清理土墩及经幢四周100平方米范围3米深的土层,发现在墩内幢身以下连底座尚有10级,底座旁围条石并筑约3米高的围墙,墙外再以石块和泥土堆成土墩。由于附近浚河堆土,此处地面比附近街道高出50厘米。在离地表1.6米处,发现石幢的宋代砖砌地面。根据清理的情况,推断宋以后至明代,此幢风化及倾斜日趋严重,遂逐步采取围条石、筑围墙以至堆成土墩以防止经幢坍塌。清理中,还掘出有雕刻的石块、残片6块,原是幢上之物,因损坏而落下。

同年开始修复,将经幢各级拆卸,对残损断裂处进行胶接、加固以及作表层防护。修复工程由上海博物馆修复复制工场担任,并作为中央《1963~197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中“断裂岩石雕刻品的聚丙烯酸脂类——环氧树脂类材料粘结应用工艺技术”项目课题进行研究。各级形状、雕刻,进行科学地修补复原。于1964年11月全部完工。

1988年1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 秀道者塔

位于松江区佘山镇西佘山东北山麓。又名月影塔。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原为普照教院内建筑。相传,建塔者名“秀”,其修道隐居于此,塔建成后自焚,故名秀道者塔。许尚《华亭百咏·秀道者塔》诗云:“辛勤成雁塔,俄赴积薪焚。夜静眈眈影,疑来护刻文。”

塔八面七级,高27米,为砖木结构的楼阁式塔。塔的围廊柱础为青石覆莲式,各层挑檐斗为木质,而墙面泥道拱为砖砌,卷刹犹存,壁间仿木结构的直棂窗等,都显示出北宋砖木结构楼阁式塔的特征。明代万历年间(1573~1644年)曾有一次较大规模的修缮,塔刹承露盘外壁铸有“万历……”等文字。20世纪60年代,从塔基采集的丹凤瓦当、滴水,也是明代重修的物证。因塔年久失修,塔的各层塔檐、平座,以及围廊等都已无存,塔身和塔刹也破旧不堪。1962年,在塔上安装了避雷设施。

1997年,经过专家论证,松江县人民政府批准修复此塔。修缮中,在塔顶砖砌结构内发现了天宫,共清理出明代以及明以前的青铜造像、钱币、玉饰等10余件文物。修复施工严格遵循文物修复的原则,采用传统材料与传统工艺,恢复了塔的围廊、各层塔檐、平座,修复了塔刹。1998年12月竣工。

1962年1月,公布为松江县文物保护单位。

3. 兴圣教寺塔

位于松江区中山东路方塔园内,原松江城内谷市桥西。五代后汉乾祐二年(949年),邑人张仁舍宅建兴圣教寺。北宋熙宁、元祐年间(1068~1093年)建成此塔。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僧人行高募款修葺。大德六年(1302年)飓风吹落塔刹相轮,毁栏杆,僧清裕募款修理。元末,寺遭兵燹,殿宇全毁,而塔与钟楼独存。明洪武三年(1370年),寺僧在塔旁建忏堂,额曰“兴圣塔院”。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巡抚周忱捐款重建。万历年间(1573~1619年)为募款修塔,僧大振断臂以示虔诚。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和道光年间均曾修葺。清咸丰十年(1860年)钟楼及塔院俱毁。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城隍庙殿宇大部分遭日军轰炸焚烧,而塔与庙前照壁幸免于难。

兴圣教寺塔平面正方形,俗称方塔。砖木结构,楼阁式,9级,总高42.65米。砖身底层每面6米,逐层收缩。砖身外壁每面建砖制柱划分为三间,正间设壸门,入内为方室。砖身各层外均有腰檐、平座、栏杆,底层在西面围廊中置扶梯,穿过砖身中的踏步进入第二层,其余各层皆在方室内置楼板和木梯。第八层设横木交叉,承托塔心木,长13米,穿出顶层8.2米,套上铁制的塔刹,以覆盆、露盘、相轮、宝瓶等组成。

1963年,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全面勘查该塔的结构和损坏情况,同年10月,清理地面,确定塔身围廊廊柱的地位以及历代修缮时所用砖瓦等。1973年4月,拟订《松江兴圣教寺塔修缮方案》,于1975年开工修缮,1977年5月竣工,使用经费20余万元。

方塔各层为木构件,修复前从二层到九层,存斗177朵,保存宋代原物111朵,占62.7%,以松木制,华用足材,卷刹柔和,符合宋代《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的规定,第七、八、九层斗全部为清乾隆年间修缮时更换。撩檐枋、罗汉枋等亦有一部分为宋代原物。修复时原木构件除腐朽严重者更换外,一律保留,并加涂剂防护。塔刹与塔心木均为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更换,塔刹第三重相轮上铸“乾隆庚寅桂秋董铸”,第五重相轮铸“乾隆寅桂秋董事又募众姓重铸大小铁器共念伍件”等。塔心木亦镌“大清乾隆三十五年府治华亭县东北三图,信士□□济同侄其浦敬助塔心”。道光廿六年(1846年)修理时,因塔心木损伤,在柱外包一层柏木,有“道光廿六年知事江溥等鸠工重修塔心,见塔心稍有损伤,因用柏木包固以期历久常新”。1975年重修时,因塔刹及塔心木损坏严重,均予更换。

在方塔第三层西面外檐柱头铺作与补间铺作间的眼壁上,发现有彩色佛像画2幅,结跏趺坐,面部已较模糊,经鉴定为宋代绘法。

1974年,由上海博物馆考古组清理方塔地宫,在底层地面正中部分,揭开1.5平方米的方砖,露出地宫券顶,地宫为砖砌方室,内置石函,器身下部浮雕双龙、云气,两端刻双狮。盖上置铜佛一尊,面北结跏趺坐,旁散置唐宋钱币41枚。石函内有漆匣,以帛包裹,已腐,匣内有铜卧佛一尊,左右有两银盒,盒内藏舍利和动物化石,底部镌“蔡溥舍银造匣追荐亡妻俞氏超生”,“郭椿年舍银匣追荐亡母赵氏超生”,漆匣底还有钱币97枚。钱币有唐开元通宝和北宋政和、宣和通宝,南宋建炎通宝。

1978年,上海市园林局以方塔为中心,动迁南面苗圃和三公街一带居户、工厂,征地114000平方米,建成方塔园。

1996年11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 护珠塔

位于松江区佘山镇天马山中峰。又称宝光塔。塔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建塔人是南宋招抚使周文达。清乾隆《干山志·卷之九》所录《宋·周文达建塔石刻记》云:“绍兴七年,帝命中使颁西域所献五色佛舍利各一,谓此殊异之珍,劫烧之火不能焦,金刚之杵不能坏,期臣宣力王家,一心坚固,常同此舍利也。拜受君赐。奔走戎索,忽忽二十余载,颠毛垂白,建竖无闻。每用自愧,遂乞骸骨,定栖于华亭干将山下。既作家庙于山,恭藏皇帝所赐银甲一领,昭示我后嗣子孙。复建塔七层,安奉皇帝所颁五色佛舍利,庆绵国祚于无穷,答报君恩于垂暮。”塔原为砖木结构的楼阁式塔,八面,七级。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位于塔前的圆智教寺祭神演戏,燃放爆竹,火星延及塔内,引发火灾。这场大火将塔的塔心木,各层楼板、楼梯、斗栱、平座、栏干、木檐、桁、枋、椽子等全部焚毁,以铸铁为主的塔刹也随之坍塌损毁,仅存光秃秃的砖砌塔身。以后,因岩石上夯土塔基的年久松驰,基础不平衡而致使塔身倾斜。近世,有人发现砖缝中有唐宋钱币,于是挖砖取钱。多年后竟将塔的底层拆去四分之一,形成一个大窟隆,使塔岌岌可危。

20世纪80年代初,护珠塔遭火灾和人为损坏已历经二百余年,却仍保持斜而不倒之状态,实为奇迹。1982年6月,经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勘察队测定,证实塔身残高18.81米,塔身轴心线向东南偏2.27米,倾斜度达6o52,52,,,为古建筑中所罕见。

1982年,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组织建筑专家10余人,成立“护珠塔修缮研究小组”,确定“按现状加固,保持斜而不倒”的修缮方案。修缮中,主要采用加固塔基和塔身,在隐蔽部位施钢砼连接和加固,更换修补风化剥蚀的塔身部分墙砖。1984年开工,1987年12月竣工。

1983年3月,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5. 圆应塔

位于松江区中山中路654弄西林禅寺内。又称延恩塔、西林塔。当地在宋代咸淳年间(1265~1274年)有接待浴院,圆应睿师建,前有宝塔,名延恩。元代陶宗仪《辍耕录·卷十五》记云:“松江城中有四塔,西曰普照;又西曰延恩;西南曰超果;东南曰兴圣。”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僧淳厚重建。明代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松江府西林禅院圆应塔记》载:“比丘淳厚,尝受业于霞雾山石屋珙禅师有所得,乃属其随方,建分道场,结众缘,植福田。匆善友告曰:城西有宋圆应睿师接待浴院,兵烬之余,遗址在焉。遂即其地创西林精舍,堂殿门庑,规置井井,像设庄严,宜有悉备复贾余力,募缘补建延恩宝塔,八面七层,题名“圆应”,不忘本也。”明代正统年间(1436~1449年)僧法徙建于殿后。正统九年(1444年),筑塔基和地宫,正统十二年腊月(1448年1月),立塔心木并封合天宫,正统十三年至十四年(1448~1449年)圆应塔重建告竣。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年)、清代顺治十七年(1660年)、清代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清代道光十九年(1839年)曾多次重修。

圆应塔8面7级,总高47米,是砖木结构的楼阁式佛塔,为上海地区最雄伟壮观的古塔。塔的围廊为封闭式,南北各设一拱形门洞,廊柱为花岗石凿成。塔梯为砖石结构,壁内折上式,是明清塔梯常见之式。塔身以砖砌成,厚实坚固。塔砖部分有铭文:“任勉之参政、陈福宁宜人。”,“信士俞文显、室杜妙音,弟俞文得、俞文贵。”,“信人张道恭。”,“江西鄱阳县信士胡氏。”。这些施舍者皆为明代正统年间(1436~1449年)人氏,其中任勉之为福建参政、明初松江著名书法家。底层墙体、壸门原嵌有明代松江书法家沈恺的《古侍》草书,共有4石。各层外墙皆嵌有模印佛像砖。各层平座、塔檐都宽敞、高爽,檐下与平座间支以木柱,在两柱之间置以栏杆。第七层塔檐坡度陡峻,顶部收以塔刹座。塔刹制式标准,由覆钵、宝珠、承露盘,膝裤筒、相轮、凤盖、宝珠火焰、铜葫芦宝顶、浪风索等构成。

20世纪50年代,因百余年间未曾大修,塔的各层木结构已有不同程度的损坏与腐朽。1965年,为避免游人登塔出现意外,有关部门不得以采取措施,拆除2至6层塔檐、平座,并对塔刹、七层塔檐、塔身、围廊等进行修缮,封闭底层塔门。1992年,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与松江县有关部门组成修缮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对塔实施修缮。经过测绘和考证,制定《西林塔修缮方案》。方案中确立了恢复塔檐、平座,修缮围廊、塔刹,以及清出一定范围的塔四周的明代地面等修缮内容。1993年10月,修缮工程正式启动。1994年11月15日竣工。

在圆应塔修缮施工中,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和松江县博物馆专业人员曾三次在塔中发现古代珍贵文物,共600余件。1993年11月29日下午,当起吊拆卸顶部塔刹时,在宝瓶(铜葫芦)内发现50余件文物,主要有金佛像、银佛像、玉雕人物像、鎏金银观音像、鎏金银神像、佛经、记事银片、记事木版、铜印、历代古钱等。

1993年12月25日下午,在塔刹砖座下塔顶部砖结构内,发现了砖砌天宫,内藏有70余件古代文物。其中有多尊贴金银佛像、贴金铜佛像、石造像、铜造像、佛经、佛骨、玉雕人物像、玉璧、玉环、玉砚、古钱,以及一些琥珀、水晶、玛瑙等饰件。

1994年1月23~25日,对塔底层的地宫进行发掘,共出土文物500余件。其中70余尊贴金银质、铜质佛像以及玉佛、银塔模型、佛骨、舍利子和聚宝盆中所盛数百件玉器、玛瑙、珊瑚、琥珀和其他文物。

这批文物,经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专家初步研究判明,第一次发现的文物,大部分是清代道光十九年(1839年)大修时所置,少数为明代以前的文物;天宫文物多数为明代前期(不晚于明代正统十三年),少数为宋元时期文物;地宫出土的文物,多数是明代前期,少量为元代以前的文物,有一件是4000余年前良渚文化的玉璧。

圆应塔发现和出土的文物数量之丰,门类之多,为建国以来江南维修古塔工作中所罕见,而大批元明时期玉器的发现更是全国首例。这为研究西林塔建塔史,以及古代松江的社会经济、宗教、文化、艺术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1982年9月,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6. 李  塔

位于松江区原李塔汇镇。又称礼塔。古代,当地港叉纵横,过往船只以李塔作为航标。因河港汇集于李塔,故有李塔汇之地名。

相传,塔始建于唐代,时逢唐太宗之子李明任苏州刺史,故名李塔。明崇祯陈继儒《松江府志》载“李塔庙,按《苏志·吴江昭灵侯庙》引《旧经》云‘唐太宗第十四子明,初封曹王。调露二年(680年),贬苏州刺史。先天二年(713年),奉勅立祠于松江。梁开平四年(910年),封昭灵侯。庙食十有二所,或号曹王,或号李明王。’今府境修竹乡称李塔明王庙界,则所祀曹王明也。”南宋时,李塔明王庙旁始建有寺院,称延寿院。清嘉庆《松江府志》云“宋嘉定六年(1213年),僧元信自定海来,卓锡于此。里中大姓钱氏捨宅结屋居之。初名澄庵,又改圆通。南宋宝佑、咸淳年间(1253~1274年),僧如霑始易今额。元季毁,明僧照重建。”

从史料中分析,李塔初为明代王庙建筑,后改作佛寺建筑。当地世代相传着李塔曾易地重建的故事。1996年,在修缮李塔中,发现了佛教文物,年代为宋代(960~1269年)和明代天顺元年(1457年)。从而证实了明代李塔为佛教建筑,“明僧照重建”,即在明代天顺年间。明代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重修李塔,有钱龙锡《重修礼塔碑记》和钱大复《重修礼塔碑记》为证。清代雍正二年(1724年),僧矢愿重修,咸丰二年(1852年),僧普信募修。1996年的修缮中,发现塔刹宝瓶上有咸丰六年(1856年)重修李塔募捐刻铭。清代后期的重修,改变了塔的斗、出檐、角梁等型制,用材甚小,多用小圆木拼成木,高也比明代原构减少20余厘米,与明初塔的木作制度不符。

李塔平面方形,7级,总高43米,是典型的砖木结构楼阁式塔。底层围廊高敞,四墙角柱以青石制成,上有施舍者刻铭。登塔之梯形式别致,一层为壁内折上式砖石梯,2至7层为室内折上式木梯。塔身内外壁间,嵌有砖佛像,现存共195尊,其中20尊嵌于塔室内壁。塔顶有覆钵、露盘和相轮九重,最上端有铜皮手制的宝顶葫芦,葫芦上尚存20世纪40年代被日军枪击后留下的弹孔。因140余年间无重修,20世纪80年代中叶,塔已破败不堪,围廊无存,檐无片瓦,塔刹残缺,时有残构坠落,危及路人。

1996年,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和松江县人民政府共同拨款,实施李塔的修复工作。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和松江县博物馆作的文物专业人员对塔进行了全面的考证与勘察,勘察中发现塔向南倾斜80厘米,主体结构为明代建筑型制。经过科学论证,作出《李塔修缮方案》。修缮中,恢复了塔的围廊、斗、出檐、栏干,增补了塔刹的残缺构件。在塔檐修复时,采用“借转纠偏”法,适当调整出檐尺寸,在外轮廓上以视觉偏差减少塔的倾斜程度。

修缮期间,发现李塔地宫,出土了宋代阿育王塔(铸铁鎏金)、和元代至明代天顺元年(1457年)银佛像、明代银舍利塔、明代水晶八棱杯以及铜佛像、石钵、玉饰件等60余件珍贵文物。

1985年7月,公布为松江县文物保护单位。

7. 云间第一楼

位于松江区中山东路250号,今为松江二中大门。又称门楼、谯楼、鼓楼。始建于宋代,原为华亭县署门楼。宋绍熙《云间志》云:“县治在市东北五十步,因大门为之楼。”元代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华亭县为府,“即县为治”。据清嘉庆《松江府志》记载:元至元升府,即县为治十七年,知府张之翰始撤而新之,重建谯门于府署。据张之翰自记称,这次重建是在元代至元三十一年到元代元贞年间(1294~1295年)。元代大德五年(1301年),知府周维惠迁谯楼于外。元代至正六年(1346年),谯楼毁于火灾。至正九年(1349年)重以营建。重建后的楼高达22米,面阔3间,重檐歇山顶。《元重建谯楼记》云:“楼凡四楹,其高七十尺,视其旧有加。其下壁垒固密,广通轩豁,重檐上飞……”。

至明代,谯楼仍为府治门。成化年间(1465~1487年)始设铜壶漏记时器于其上。弘治十二年(1499年)于楼前增建榜廊,万历年间(1573~1621年)及天启年间(1621~1628年)曾二度修整谯楼。

清代顺治元年(1644年)八月,清军下松江,谯楼毁于战火。顺治十六年(1659年)重以营建。这次修建时,在谯楼旧台基墙外又包砌一层新墙,又购松江旧官吏张公宅后楼,经改建后,立于旧台基上。重修以后的谯楼,高约17米,面阔5间。清代叶梦珠《阅世编·建设》云:“南轩北牖,外绕花阑,工巧较精于昔矣。”当时,楼上悬横匾“谯楼”,楼下持竖匾“松江府”。清代道光十年(1830年),因谯楼雄伟,甲于一郡而改称为“云间第一楼”。

民国十八年(1929年),因楼年久失修,日见倾圯而又重以修整。楼修整后被辟为文物陈列所和报刊阅览室。1950年,楼毁于强台风,仅存砖结构的台基。

1994年对台基进行了抢修。1999年,修复云间第一楼。重建时采用传统建筑手法结合现代施工技术,对基础、台基等进行加固处理,保存了台基的原有形式,最大限度地利用原台基城砖。修缮中发现清代顺治年间(1644~1661年)重修时的“福寿”、“宝应”铭文城砖共20块。台基以20世纪30年代的照片资料及台基上保存的平面痕迹作依据,用传统建材,恢复了重檐楼殿。2000年5月竣工。

云间第一楼是元、明、清三代松江府治所在地,为古代松江的政治中心。清唐天泰《续华亭百咏》诗称:“画栋排云出,睛窗对日开。秋来咏明月,谁是庚公才。”云间第一楼也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清叶梦珠在《阅世编·建设》云:“苏州赋甲天下,府治门无丽谯。惟松江之丽谯最为巍焕……”。可见松江云间第一楼之壮观,在清代初期已甲于苏南地区。云间第一楼为梁柱式阙楼建筑,其型制袭承唐宋阙楼风范。这种类型的建筑,在国内仅存二、三座。明代以后阙楼建筑的门道大多建成发券式(砖砌拱顶门道,如北京、西安等地的城门多为此式)。而云间第一楼的门道,左右两排排叉柱与梁枋交织,支撑着楼面,这种门道的做法比之发券式更显古朴壮伟,因而在建筑艺术上的价值就高得多。

1985年7月,公布为松江县文物保护单位。

8. 松江清真寺

位于松江区缸甏巷21号,是伊斯兰教的礼拜寺,又名真教寺、清慎寺,俗称“云间白鹤寺”。

《明史·西域传》云:“元时回回遍天下”。在清真寺建立前的元代初年,当地为穆斯林墓地。清代康熙十六(1677年)《重修真教寺碑记》云:“真教寺,在府西景家堰之北,元至正年间(公元1341~1368年)蒙古氏创造。”元代,在松江府城的守军中有不少穆斯林,故建立清真寺是势在必行。据穆斯林学者马以愚《松江伊斯兰教寺墓采访记》中的考证,建寺人为元代至正十一年(1351年)任松江府达鲁花赤的哈散沙。又据古建筑专家考证,寺内最古老的建筑窑殿,具有典型的元代特征。史料与实物都说明,松江清真寺初建于元代末年。明代洪武初年(1368年),朱元璋实行安民政策,命京省建立清真寺,使回回有朝天之所,松江清真寺因此得以扩建。永乐年间(1403~1424年),重修。嘉靖十四年(1535年)重建邦克楼。万历十年(1582年),重建了礼拜殿。清代至民国,卜筑未息。历经元、明、清和现代松江穆斯林的精心保护,使寺成为今天的规模。该寺是上海地区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建筑。

麦加为世界伊斯兰教圣地,穆罕默德规定,全世界穆斯林必须面向麦加礼拜。中国位于麦加之东,故凡中国清真礼拜寺的主体建筑一律座西向东。然而,一些附属建筑,包括大门的朝向,并不太重要,这在我国有许多实例可寻,松江清真寺即为典型之例。寺的大门座南向北,门厅枋上悬匾为“敕建真教寺”。这是该寺由皇帝敕建的见证。大门正北有照壁,上刻“清真寺”竖匾。折墙而南,甬道西侧转弯处有古墓,为古代西域地区墓式。据碑记为元郡守达鲁花赤故冢。

过仪门见庭院旷然,有龙墙蜿蜒环之,粉墙蕉叶,令人神怡。沿墙竖有四通碑记,碑文记叙了清真寺的兴衰。西折有楼曰“邦克楼”。“邦克”为阿文音译,其意为呼唤。逢礼拜日,寺院喧礼员登楼呼唤信徒前来礼拜。邦克楼式样为十字脊重楼,以砖砌实体,无可登攀;系仿寺内窑殿型制,其精美华丽,又胜于窑殿。楼内为圆穹窿顶,又称拱拜顶,存阿拉伯建筑风范。楼外观为中国传统型制,有北方官式建筑风格,其斗栱、椽子有“卷刹”,为宋元遗制。角梁向上起翘,本地称“戗角”,雀替、垂莲柱、柱础、枋皆用磨砖对缝工艺,手法细腻,刻工精湛,体现了南方工匠技艺。邦克楼之阳之阴的楼层间与山墙上,嵌有横匾与圆形砖刻,书以阿拉伯古文,美观流畅,东面石匾因字已缺漏笔划而难以考释,旁有汉字落款“大明嘉靖岁次乙未十四年(1535年)夏五月吉日立。清代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孟秋月。康熙三十年(1691年)张云复整,张云重修记。”;西面匾文是“安拉授意世间建造的第一座清真寺,是麦加的克尔白清真寺。”通常,清真寺另有望月楼,也有与邦克楼一楼同用者,该寺属后一类。

出楼而西,南北相峙的是讲经堂与懿议堂,是寺内讲习经义与商议寺院教务之所。与邦克楼东西相对的是礼拜殿,为穆斯林聚礼之场所。殿为典型的明式扁作厅,三间九架,草架翻轩,素雅精工。在桁上存明代彩绘,云鹤经文依稀可辨。堂之西为窑殿,堂殿间以穿廊连接。窑殿平面方形,墙体厚实且有收分,顶部为拱顶。藻井以1米见方青砖雕刻花卉图案,墙面与拱顶接合处有砖交错相叠,称“叠涩”,清代称“花牙子”,具唐宋遗风。殿内西壁有壁龛,标志着朝拜方向;壁龛镶有木制经板,金碧辉煌。窑殿外观雄伟,为寺内最高建筑。角脊四翼,龙吻花脊,十字脊中央有三叠宝瓶,古意隐然。

寺内松柏苍苍,修竹幽篁,湖石小筑,石坪华路,曲经通幽。故称:寺除了寺庙的中轴对称外,更具江南园林布局之妙境。松柏丛中幽篁深处,尚存3口古井。最古者为明代所掘,另外2口分别开掘于清代光绪年间(1875~1908年)和民国初年。这几口水井是古代穆斯林沐浴时取水之用。

出庭院之南龙墙的小门,拾级而上,便是数亩墓园。东部墓地为有身份的穆斯林葬所,南部则是一般的穆斯林丛葬地。在东部墓园的东北角,有我国当代著名武术家王子平先生墓。王子平,回族,河北沧州人,他是一位虔诚的穆斯林,蜚声中外的武林高手,著名的中医伤科医师,曾任上海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1973年逝世。古建筑专家陈从周教授在考察该寺后认为,松江清真寺完整地保存了伊期兰教建筑类型,以及寺墓合一的格局。1987年12月清真寺修复竣工。陈从周先生再度来寺,见寺院旧貌换新颜,兴奋无比,欣然命笔,作联云“古寺焕新,今日重来浑似梦;万民普福,白头犹及再逢春。”松江清真寺以精巧的建筑工艺,和寺墓合一的独有格局,可称是江南地区最完美的古风悠悠的清真寺。

1980年6月,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9. 砖刻照壁

位于松江区中山东路方塔园内。砖刻照壁原是明代松江府城隍庙的附属建筑,矗立在城隍庙大门的对面,中间隔着三公街。照壁是我国古建筑中所特有的一种建筑形式,在宫殿、寺庙、住宅、园林建筑中大多有之,也称“照墙”、“影壁”。20世纪30年代,庙的部分建筑毁于战火。50年代,仅存照壁与门厅等,70年代,唯有照壁独存,80年代,建成方塔园。照壁紧邻方塔,成为主要景观。

砖刻照壁主体以细泥青砖雕凿而成,雕刻手法有浅浮雕、深浮雕乃至圆雕。所刻神兽、动物、器物、花卉和图案线条等,层次分明,刀法流畅圆熟。历经630余年的风雨侵蚀,大部分保存完好,体现了明代松江府制砖工艺的精良。砖刻照壁从建筑形式上分为3间,正间较高,两梢间稍低。正间宽6.1米,高4.7米。照壁底部由砖雕须弥座承托。须弥座上以砖仿木结构刻成柱、枋、斗、檐椽等。在正间右侧柱下端,隐约能见“洪武三年(1370年)……”等铭文。檐下斗之间刻有八个小篆体字“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正间枋子上,刻有人物故事。两梢间枋子上刻有“三阳开泰”、“云鹤游天”、“鱼跃龙门”、“鱼化龙”等吉祥图案。两梢间的中部各有一团形砖雕图案,左为东方保护神青龙;右为西方保护神白虎。正间雕有一巨大的龙首、牛身、龙鳞、鹿蹄、狮尾的吉祥兽麒麟,它脚踩如意、珊瑚、犀角、元宝等四件珍宝。麒麟的前方有元宝,上捆一支笔,意为“必定”,旁有乐器笙和插着三支戟与一支莲的瓶子,意为“必定平升三级”、“连升三级”。上方有海浪奔涌,其间伫立着两座山峰,为蓬莱仙岛。左上角有一凤凰衔着书卷,意为“奉献天书”。右上角有一猴攀于树梢,树枝上挂一大印,连同那凤凰,意为“封侯挂印”。另有两鹿,意为“福禄双至”,有喜鹊雀跃于树梢,为“喜上眉梢”,还有寓意长生不老的灵芝等吉祥图案。麒麟的正上方有一轮圆日,下面则为山岳。

明代董其昌书《松江府城隍神制》云:“惟谨松江府城隍,聪明正直,圣不可知,固有超于高城深池之表者……此郡城明祈所司,宜封曰:监察司民城隍威灵公……。”照壁上的麒麟即为松江府城隍神的象征。在我国传统神兽里,麒麟最为“聪明正直。”古代,麒麟被作为祥瑞之兽,《礼记·礼运》云:“麟、凤、龟、龙、谓之四灵。”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麟,仁兽也。麋身,牛尾,一角。麟,匕麒也。”清代段玉裁注云:“状如麋,一角,戴肉,设武备而不为害,所以为仁也。”南北朝时,称聪明的孩子为“天上石麒麟。”因此,后世有“麒麟儿”、“麒麟童”之说。麒麟又是仁者,“设武备而不为害”,这正适合于松江府城隍神的“正直聪明”和“护国安邦”的特征。明代的公、侯、伯、驸马、锦衣卫指挥侍卫,是人间的活“麒麟”,他们的官服上佩有麒麟补子,是享有贵族特权的标志。《明史·舆服志》云:“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定公、侯、驸马、伯服,绣麒麟,白泽。”“景泰四年,令锦衣卫指挥侍卫者得衣麒麟。”“正德十三年(1518年),赐群臣大红丝、罗纱各一。其服色,一品斗牛、二品飞鱼、三品蟒、四五品麒麟……而麒麟之服逮于四品,尤异事也。”“嘉靖十六年(1537年),锦衣卫指挥侍卫者,仍得衣麒麟。其带奉非侍卫及千百户,虽侍卫不僭用。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年),松江人徐阶、张电等曾受赐服麒麟,《舆服志》云:“麒麟本公、侯服,而内阁服之,则嘉靖中,严嵩、徐阶皆受赐也。”松江府城隍神既然是“威灵公”,用麒麟来作其象征,是再适合不过了的。

照壁麒麟图案上方的一轮圆日,象征着明洪武皇帝,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威灵公,”将皇帝的恩泽带给人间,它身旁的无数珍宝和各种吉祥物,是明代皇帝祈求四方安宁,人人吉祥如意的愿望。

松江照壁上的麒麟为两只角,而古文献上大部分记载是独角兽,只有《论衡·讲瑞篇》等极少数文献记有两角之麒麟,其云:“孝宣之时,九真贡献麟,状如麞而两角者。”宋元以前的麒麟图案皆为独角,有否两角麒麟还有待于发现。明代前期,应该是独角与两角麒麟图案的并用期。2000年8月,在松江华阳桥发现了明代前期至中期杨福信家族墓中有麒麟图案的两件文物,一是木质独角麒麟纹带饰;一是织锦两角麒麟纹补子。那件补子上的麒麟图案与照壁上的麒麟十分相似,都是龙首两角、牛身、龙鳞、狮尾、鹿蹄,回首而顾,脚踏山岳等。2000年5月,松江收藏爱好者在旧城区拣到一件明代宣德年间(1426~1435年)的民窑青花瓷盏残件,上面有两角麒麟图案。起初,人们还以为是犀牛望日图,经博物馆鉴定后才确认为麒麟图案。这一残盏上的麒麟图案虽然比官方所刻的照壁麒麟图案要草率,有的部位甚至还很夸张,如长长的龙须和鹿蹄,但猪嘴龙头上的两角还是清晰可见,其他如牛身、狮尾、鹿蹄等特征一应俱全,这些特征是明代麒麟图案所独有的。

砖刻照壁是松江古迹中的精华。它作为我国明代初期砖刻工艺的代表作,被收录于《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一书中。1987年9月,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0. 西林禅寺

位于松江区中山中路654弄,原庆云桥(俗称塔桥,现废)北。明代建筑。历经毁圮重修,现有山门、大雄宝殿、圆应塔、毗卢殿及东侧僧房斋堂等建筑,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据碑刻资料与史料记载,南宋咸淳(1265~1274年)年间由圆应睿禅师创建接待浴院,又称接待院。寺前有延恩塔,又名圆应塔。元代毁于兵燹。

明僧淳厚,号无际,受业于霞雾山石屋珙禅师。知接待院毁后有遗地,遂于洪武初在其址创建西林精舍,堂殿门庑,规置井然。明代洪武二十二年(1391年)又募缘补建延恩宝塔,题名圆应。60余年后,砖木销腐,几近倾圮。徒孙法日夜忧虑,决心募资重修。因原塔地理位置不适,决定从殿前改在大佛殿后重建。正统九年(1444年)始建,正统十四年(1449年)竣工。正统十二年(1447年),上章具奏(皇帝)得许移改额为西林大明禅寺。法又募资于明代景泰三年至天顺三年(1452~1459年)在塔后建毗卢阁,并增建观音、弥陀二殿,移置山门、廊庑、方丈、斋堂,焕然一新。

清代,禅寺屡损,地亦被侵,又屡经修缮复原。其中毗卢阁于嘉庆三年至十一年(1798~1806年),由僧巨川和寄亭相继募缘大修。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大雄宝殿毁。1935年以后修缮毗卢阁,削柱改架,降阁为殿。至解放时,仅剩西林塔、毗卢殿和配殿僧房,殿内佛像凋敝,尘吊遍布,绝无香火。以后,殿为塑料厂占用,配殿僧房为粮管所使用。

1986年,经政府批准,恢复开放西林寺的佛教活动,后陆续增建三圣殿、地藏殿、药师殿、弥勒殿、禅房等建筑。1991年大修毗卢殿,大殿为重檐歇山顶,七楹九架梁,蔚为壮观。1994年大修圆应塔,耸焕一方。1998年又在塔前恢复大雄宝殿,单檐歇山顶,五楹九架梁。西林寺现为松江及周边区、县、镇的佛教活动中心之一,终日钟磬不断,香火缭绕。

11. 东禅寺

位于松江区东门外华阳街明星桥东。始建于宋,清代重建。寺门朝南,占地约600平方米。

《嘉庆府志》记其地初为桃花庵,宋代时蜀僧性空至此居憩住持。南宋绍兴初年(1131年后),即性空在此开山6年后,(皇帝)赐额宝胜禅院,后又改为宝胜寺。因其地在府城东,遂称东禅寺。明代洪武年间(1368~1398年)升为丛林(即禅林,有僧众聚居的寺院)。隆庆元年(1567年)僧天霞建天王殿、青莲阁。

据明代万历范濂《云间据目抄》记,至明代中期寺内“第室多荒落,仅蔽风雨”。明代隆庆三年(1569年),有海云僧,名圆济者自灵隐云游至此,慨然图维新之。于是在孙克弘、陆树声等人资助之下,募缘兴建五楹殿堂(后称天王殿),三楹右庑,左庑慈应阁(后称青莲阁)及香积定室若干楹。使荒落莱芜之境,一转为深觌洞幽,堂室翼如之地。万历间(1573~1619年),僧碧空又重建西方殿。清代同治十年(1871年),僧普信募建一殿两厢,历年既久,欹仄欲颓。民国六年(1917年),僧庆纯于殿东筑小屋两椽。解放后残存的东禅寺,基本上为同治年间所建。

解放后,寺作它用,无香火。1993年,落实宗教政策,收归宗教进行修缮后,开放佛事活动,改名东禅古寺。最南为围墙墙门,门内为空旷场院。寺舍由前后殿、两厢房组成四合院。前殿原为三楹,修建时加成五楹,当中一间建成山门式样,用作通向后殿的过厅。后殿三间十一架,供佛像。两厢房各四间为僧舍伙房。内院竖立约1米高的花岗石八棱莲花柱七世如来佛石幢一座,为原寺内故物。东禅古寺现为尼姑主持。

12. 如来石幢

位于松江方塔园内。原立于松江城西横泾桥北九莲庵,即现秀南街东端横街南尽头处。明代万历年间(1573~1619年)建。

志载,“(九莲)庵前为二里泾,众水入口要道,潮汐冲激,岸屡圮。明代万历间设如来石幢以镇之。”清代康熙年间(1662~1722年),里人即以余地结庵。至民国间,庵已废,石幢散塌于地,建方塔园时迁入园中。

石幢高3.98米,八棱形,形体清丽,分四级青石雕件叠合而成。自下而上造型为荷叶纹基座,七世佛主幢身,仿宝塔勾栏平座腰檐式华盖,壸门佛龛幢身,仿塔顶瓦檐华盖,火焰宝瓶顶等。主幢身之七面阴线刻七世如来佛像,即释迦牟尼成道过程中除涅槃外的七种示相,下注楷书佛名,第八面刻款:“崇祯四年(1629年)四月柒日□□□立”。上部幢身相间四个面刻壸门佛龛,高浮雕密教供奉之四方四佛:东方佛阿佛,南方佛宝生佛,西方佛阿弥陀佛,北方佛不空成就佛。

13. 直指庵

位于松江区玉树路施家弄36号。明代江右僧慧云建,清代乾隆间(1736~1795年)僧石屏募修。面南三进,占地约817平方米。

前埭为三开间七架梁山门,圆作,不高,两侧硬山墙。券形门洞,北面两旁各有1间厢房,西厢房于解放前已圮。中埭,为五开间九架梁正殿,扁作,较高柱架有斗栱水浪机,梁头作简单雕饰。山墙硬山。后壁原嵌有文征明题《心经》观音像。1998年因台风季雨,前檐一部分圮塌。后殿五间,抗战期间已圮,现存东厢房三间,朽蚀严重,西厢房已倒。

直指庵早无香火,庵舍被流杂人等占住,只见荒蔓杂草,一片破败景象。

14. 秀溪道院

位于松江区秀南街陈家弄内。明代崇祯(1628~1644年)建,中奉观音、痘神。

清代光绪十七年(1891年),僧戒遂于院后旷地建三官殿,并添造西厢二楹,遂易道院之名为禅院。现仅剩清光绪所建后殿五楹,为圆作梁架,普通简易,似一般民居厅堂。后壁嵌石碑1方,碑为院西九莲庵故物,庵废碑移此,记清代雍正六年(1728年)里人金文耀捐田十亩给九莲庵赡僧。

解放后秀溪道院仅有一、二尼姑栖身,后为所在地生产队公房,现租于工合公司作仓库。

15. 天妃宫

原位于上海南市区苏州河河南路桥北堍。1980年因市政建设需要,搬迁至松江方塔园内。清代光绪十年(1884年)建筑。面南,五开间九架梁,占地约350平方米。

天妃宫在宋代初建于现小东门一带,称顺济庙,元、明、清屡次修建,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毁于战火,光绪十年(1884年)易地重建。宫内原悬匾曰“湄州圣母”。据志载,松江以前也有天后宫,在西门外白龙潭北,殿前有池一方,西与福庵毗连。光绪五年(1879年),福庵尼大慧重修。别庙一在金山嘴,一在漕泾。

天妃宫亦称“天后宫”,南海一带称“妈祖庙”、“娘妈庙”、“婆祖庙”等。“妈祖”实有其人,她叫林默,民间称林默娘,福建莆田湄州岛人,父亲是湄州都巡官林愿,她是最小的女儿,生于北宋建隆元年(960年)。林默生前在家纺织,“生面神异”,识水性、懂巫术,富侠义之心,经常亲自驾船或组织抢救海上遇难船只和人员,短短一生共救起几百人。雍熙四年(987年)她28岁时,在一次救助海难同胞时光荣献身。福建一带人民十分崇敬怀念她,在莆田、湄州等地建庙纪念,一个民女便被神化了。由于林默娘的“神力”能“助师灭寇”、“助国济民”,自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后,历代皇帝均有敕封。宋徽宗时赐“顺济”庙额,后又累封“灵昭惠应崇福美利夫人”;元代皇帝认为林默“神力”“威灵显耀,应验昭彰”,封其为“护国明著天妃”;明朝加封4次;清代康熙年间(1662~1722年),因战船出征,统一台湾,祈请妈祖神灵相助,船队得以顺利渡过台湾海峡,被康熙敕封为“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宏仁普济天妃”,二十三年(1684年)又晋封为天后,道光年间再封为“天上圣母”。据统计,全世界的妈祖庙、天妃宫多达4千余座。另有民间故事讲,林默娘心地善良,一次父亲出海遇难,她在海边哭等至死,感动上苍化而为神。

天妃宫坐落于方塔园中心广场的东北隅,与方塔相影射。殿堂巍然,基座坦荡,台阶开宽,具森森然庙堂之气。大殿歇山顶,单檐,翼角翚飞,举架高耸。面阔五楹,边二楹为廊,九架梁,梁柱粗硕。南设翻轩宽阔双胫,非草架顶。所有外露的架梁、挑梁、月梁、驼梁、檐枋、额枋、托机等均作雕刻。北壁檐枋悬巨匾“天妃宫”,3字硬健有力,为今书法家吴健贤所书。南侧装一排12扇槅门,四周屋檐下为敞开环廊,共22根檐柱,柱下垫鼓形柱础。

因为厅堂高敞,故而夏天凉气习习,溽暑尽消,现作为茶室,也经常作为电视电影中王府公堂的外景拍摄地。

1993年10月,公布为松江县文物保护单位。

16. 陈化成祠

位于原松江区西塔弄底。陈化成,福建同安人。原任福建水师提督,清代道光二十年(1840年)调任江南水师提督,驻松江府。陈到任后,亲临前沿督促布防。1842年6月16日拂晓,英炮舰向吴淞炮台发起进攻。陈化成驻守西炮台,率兵英勇抗击英舰。因东炮台守将畏敌,致使炮台失陷。英军得以水陆夹击西炮台,陈孤军奋战,中弹身亡。临终前手指青天,连呼三声:“好男子”悲壮憾天。

1842年,松江府为了纪念民族英雄陈化成而立专祠,随同陈化成殉难的华亭人许林、徐大华、钱金玉、许攀桂的牌位亦附供于祠,世人尊称为“陈公祠”。陈公祠在“秀甲园”基础上改建而成。“秀甲园”原是康熙年间(1662~1722年)大学士王顼龄的私园,康熙皇帝两次南巡松江,临幸该园,曾御赐“蒸霞”两字。

1862年陈公祠毁于战火,1898年重建,并于殿后增设秉彝堂,植白莲于祠前水池。民国初,再度重修。1912年12月,孙中山来松视察同盟会松江支部工作,曾住宿于祠东的偏房擅斋中。

陈化成祠现存祠殿两进,门厅为三间七架梁,檐下设有斗栱,斗栱之间雕有花卉图案的垫拱板,根据斗栱象鼻昂的特征,表明建筑年代较近。根据图片资料,得知旧门厅装有栅栏门。入门厅,庭院之北是大殿,大殿三间九架,施有草架,梁架南部设有翻轩。1999年年底,因松江中山二路改建,经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批准,祠堂迁建于上海方塔园内,按原样重建,2000年6月落成。

1985年7月,公布为松江县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文物局 | 上海市文广局 | 松江档案局 | 松江区文化馆 | 松江区图书馆
备案号:沪ICP备14011403号
版权所有:上海市松江博物馆 地址:上海市松江中山东路233号 电话:021—57832250 电子邮件:songjiangmuseum@163.com 邮编:201699
<